甲午海战中,北洋水师有包括致远在内的5艘巡洋舰战沉,而日本联合舰队除了防护巡洋舰松岛和炮舰赤城重伤外,其他军舰不过是轻伤,北洋水师未能在海战中击沉一艘日舰,其最直接的原因是北洋水师所使用的炮弹威力有限,难以对日舰构成威胁。
现在很多资料上都会说北洋水师在重炮上占据优势,特别是200毫米以上火炮数量上,北洋水师有很大的优势。实际上对比火力,除了比较口径之外,还需要看其威力。
北洋水师所用的炮弹一种是对付铁甲舰的穿甲弹,一种则是开花弹。大口径重炮的穿甲弹确实穿甲能力比较强,但是当时黄海海战中,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军舰是防护巡洋舰,其防护能力有限,大口径穿甲弹在命中敌舰时往往没有爆炸就穿透对方军舰,从一侧进去另一侧出去,除了在军舰上打出一个洞之外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。
而北洋水师所用的开花弹威力也有限,其装填的炸药还是老式的黑火药,爆炸以后产生的弹片碎片少,威力有限,即使在敌舰上爆炸,造成的破坏也很有限。
以日本的西京丸为例,西京丸是一艘商船改装的巡洋舰,火力和防护力都很差。在实战中西京丸至少被命中了4枚305毫米炮弹,1枚210毫米炮弹,2枚150毫米炮弹,3枚120毫米炮弹。其中4枚305毫米炮弹中有两枚是穿甲弹,直接穿透舰体掉落海中,而有两枚开花弹则是在舰内爆炸。但是命中如此多大口径炮弹的西京丸最后却不过是轻伤而已,有此可见,北洋水师的大口径炮弹实际破坏力之差。
日本军舰中重伤的松岛号,实际上是因为北洋水师发射的305毫米炮弹命中了堆积在甲板上的炮弹,引发殉爆造成,这个是偶尔因素造成的,可遇不可求。而赤城号则是因为其本身不过是一艘小型炮舰,在北洋水师多艘巡洋舰的围攻下才重伤。在双方总吨位日本占优的情况下,这种以多打少的情况在海战中极少发生,自然也难以重演。
此外北洋水师缺乏中口径速射炮,重炮的发射速度太慢,弹药投射量不足,虽然命中率高,但是实际命中弹数有限,这也影响了对日舰的攻击效果。
所以在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命中率虽然不低,但是实际上对日舰造成的伤害非常有限,更不要说击沉对方了。
北洋水师炮弹西京丸日舰巡洋舰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